|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型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从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你认为最正确的答案,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用2B铅笔填涂相应的答案代码,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1.机会成本概念应用的理财原则是( )。 A.风险——报酬权衡原则 B.货币时间价值原则 C.比较优势原则 D.自利行为原则 【答案】D 2.下列关于投资组合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有效投资组合的期望收益与风险之间的关系,既可以用资本市场线描述,也可以用证券市场线描述 B.用证券市场线描述投资组合(无论是否有效地分散风险)的期望收益与风险之间的关系的前提条件是市场处于均衡状态 C.当投资组合只有两种证券时,该组合收益率的标准差等于这两种证券收益率标准差的加权平均值 D.当投资组合包含所有证券时,该组合收益率的标准差主要取决于证券收益率之间的协方差 【答案】C 3.使用股权市价比率模型进行企业价值评估时,通常需要确定一个关键因素,并用此因素的可比企业平均值对可比企业的平均市价比率进行修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修正市盈率的关键因素是每股收益 B.修正市盈率的关键因素是股利支付率 C.修正市净率的关键因素是股东权益净利率 D.修正收入乘数的关键因素是增长率 【答案】C 4.某公司股票的当前市价为l0元,有一种以该股票为标的资产的看跌期权,执行价格为8元,到期时间为三个月,期权价格为3.5元。下列关于该看跌期权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期权处于实值状态 B.该期权的内在价值为2元 C.该期权的时间溢价为3.5元 D.买入一股该看跌期权的最大净收入为4.5元 【答案】C 5.下列关于股利分配理论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税差理论认为,当股票资本利得税与股票交易成本之和大于股利收益税时,应采用高现金股利支付率政策 B.客户效应理论认为,对于高收入阶层和风险偏好投资者,应采用高现金股利支付率政策 C.“一鸟在手”理论认为,由于股东偏好当期股利收益胜过未来预期资本利得,应采用高现金股利支付率政策 D.代理理论认为,为解决控股股东和中小股东之间的代理冲突,应采用高现金股利支付率政策 【答案】 6.下列关于普通股发行定价方法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市盈率法根据发行前每股收益和二级市场平均市盈率确定普通股发行价格 B.净资产倍率法根据发行前每股净资产账面价值和市场所能接受的溢价倍数确定普通股发行价格 C.现金流量折现法根据发行前每股经营活动净现金流量和市场公允的折现率确定普通股发行价格 D.现金流量折现法适用于前期投资大、初期回报不高、上市时利润偏低企业的普通股发行定价 【答案】D 7.如果企业采用变动成本法核算产品成本,产品成本的计算范围是( )。 A.直接材料、直接人工 B.直接材料、直接人工、间接制造费用 C.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制造费用 D.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制造费用、变动管理及销售费用 【答案】C 8.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生产分两个步骤在两个车间进行,第一车间为第二车间提供半成品,第二车间将半成品加工成产成品。月初两个车间均没有在产品。本 月第一车间投产100件,有80件完工并转入第二车间,月末第一车间尚未加工完成的在产品相对于本步骤的完工程度为60%;第二车间完工50件,月末第二 车间尚未加工完成的在产品相对于本步骤的完工程度为50%。该企业按照平行结转分步法计算产品成本,各生产车间按约当产量法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生 产费用。月末第一车间的在产品约当产量为( )件。 A.12 B.27 C.42 D.50 【答案】C 9.下列成本估计方法中,可以用于研究各种成本性态的方法是( )。 A.历史成本分析法 B.工业工程法 C.契约检查法 D.账户分析法 【答案】B 10.下列关于经济增加值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计算基本的经济增加值时,不需要对经营利润和总资产进行调整 B.计算披露的经济增加值时,应从公开的财务报表及其附注中获取调整事项的信息 C.计算特殊的经济增加值时,通常对公司内部所有经营单位使用统一的资金成本 D.计算真实的经济增加值时,通常对公司内部所有经营单位使用统一的资金成本 【答案】D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型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均有多个正确答案,请从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用2B铅笔填涂相应的答案代码。每小题所有答案选择正确的得分;不答、错答、漏答均不得分。答案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1.假设其他条件不变,下列计算方法的改变会导致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减少的有()。 A.从使用赊销额改为使用销售收入进行计算 B.从使用应收账款平均余额改为使用应收账款平均净额进行计算 C.从使用应收账款全年日平均余额改为使用应收账款旺季的日平均余额进行计算 D.从使用已核销应收账款坏账损失后的平均余额改为核销应收账款坏账损失前的平均余额进行计算 【答案】ABC 2.在企业可持续增长的情况下,下列计算各相关项目的本期增加额的公式中,正确的有( )。 A.本期资产增加=(本期销售增加/基期销售收入)×基期期末总资产 B.本期负债增加=渊SeAx销售净利率×利润留存率×(基期期末负债/基期期末股东权益) C.本期股东权益增加=基期销售收入×销售净利率X利润留存率 D.本期销售增加=基期销售收入×(基期净利润/基期期初股东权益)X利润留存率 【答案】ABCD 3.假设其他因素不变,下列事项中,会导致折价发行的平息债券价值下降的有( )。 A.提高付息频率 B.延长到期时间 C.提高票面利率 D.等风险债券的市场利率上升 【答案】AB 4.下列关于计算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计算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时,理想的做法是按照以市场价值计量的目标资本结构的比例计量每种资本要素的权重 B.计算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时,每种资本要素的相关成本是未来增量资金的机会成本,而非已经筹集资金的历史成本 C.计算加权[email=-T-@S]-T-@S[/email],务本成本时,需要考虑发行费用的债务应与不需要考虑发行费用的债务分开,分别计量资本成本和权重 D.计算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时,如果筹资企业处于财务困境,需将债务的承诺收益率而非期望收益率作为债务成本 【答案】ABC 5.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下列事项中,会导致欧式看涨期权价值增加的有 ( )。 A.期权执行价格提高 B.期权到期期限延长 C.股票价格的波动率增加 D.无风险利率提高 【答案】CD 6.下列关于MM理论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在不考虑企业所得税的情况下,企业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的高低与资本结构无关,仅取决于企业经营风险的大小 B.在不考虑企业所得税的情况下,有负债企业的权益成本随负债比例的增加而增加 C.在考虑企业所得税的情况下,企业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的高低与资本结构有关,随负债比1歹0的增力口而增力口 D.一个有负债企业在有企业所得税情况下的权益资本成本要比无企业所得税情况下的权益资本成本高 【答案】AB 7.从财务角度看,下列关于租赁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经营租赁中,只有出租人的损益平衡租金低于承租人的损益平衡租金,出租人才能获利 B.融资租赁中,承租人的租赁期预期现金流量的风险通常低于期末资产预期现金流量的风险 C.经营租赁中,出租人购置、维护、处理租赁资产的交易成本通常低于承租人 D.融资租赁最主要的财务特征是租赁资产的成本可以完全补偿 【答案】ABC 8.某企业采用随机模式控制现金的持有量。下列事项中,能够使最优现金返回线上升的有( )。 A.有价证券的收益率提高 B.管理人员对风险的偏好程度提高 C.企业每目的最低现金需要量提高 D.企业每日现金余额变化的标准差增加 【答案】BCD 9.某企业的临时性流动资产为120万元,经营性流动负债为20万元,短期金融负债为100万元。下列关于该企业营运资本筹资政策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该企业采用的是配合型营运资本筹资鼓策 B.该企业在营业低谷时的易变现率大于l C.该企业在营业高峰时的易变现率小于1 D.该企业在生产经营淡季,可将20万元闲置资金投资于短期有价证券 【答案】BCD 10.下列关于作业成本法与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以产量为基础的完全成本计算方法)比较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o A.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对全部生产成本进行分配,作业成本法只对变动成本进行分配 B.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按部门归集间接费用,作业成本法按作业归集间接费用 C.作业成本法的直接成本计算范围要比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的计算范围小 D.与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相比,作业成本法不便于实施责任会计和业绩评价 【答案】BD 11.下列关于全面预算中的利润表预算编制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销售收入”项目的数据,来自销售预算 B.“销货成本”项目的数据,来自生产预算 C.“销售及管理费用”项目的数据,来自销售及管理费用预算 D.“所得税费用”项目的数据,通常是根据利润表预算中的“利润”项目金额和本企业适用的法定所得税税率计算出来的 【答案】AC 12.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当年的税前利润为20 000元。运用本量利关系对影响税前利润的各因素进行敏感分析后得出,单价的敏感系数为4,单位变动成本的敏感系数为一2.5,销售量的敏感系数为 l.5,固定成本的敏感系数为.0.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上述影响税前利润的因素中,单价是最敏感的,固定成本是最不敏感的 B.当单价提高l0%时,税前利润将增长8 000元 C.当单位变动成本的上升幅度超过40%时,企业将转为亏损 D.企业的安全边际率为66.67% 【答案】ABCD 三、计算分析题(本题型共4小题。其中第1小题可以选用中文或英文解答,如使用中文解答,该小题最高得分为8分;如果作用英文解答,须全部使用英文,该小题最高得分为13分。第2小题至第4小题须使用中文解答,每小题8分。本题型最高得分为37分。要求列出计算步骤。除非有特殊要求,每步骤运算得数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百分数、概率和现值系数精确到万分之一。在答题卷上解答,答案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1.A公司是一家处于成长阶段的上市公司,正在对2010年的业绩进行计量和评价,有关资料如下: (1)A公司2010年的销售收入为2 500万元,营业成本为1 340万元,销售及管理费用为500万元,利息费用为236万元。 (2)A公司2010年的平均总资产为5 200万元,平均金融资产为100万元,平均经营负债为100万元,平均股东权益为2 000万元。 (3)目前资本市场上等风险投资的权益成本为12%,税前净负债成本为8%;2010年A公司董事会对A公司要求的目标权益净利率为15%,要求的目标税前净负债成本为8%。 (4)A公司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 要求: (1)计算A公司的净经营资产净利率、权益净利率。 (2)计算A公司的剩余经营收益、剩余净金融支出、剩余权益收益。 (3)计算A公司的披露的经济增加值。计算时需要调整的事项如下:为扩 大市场份额,A公司2010年年末发生营销支出200万元,全部计入销售及管理费用,计算披露的经济增加值时要求将该营销费用资本化(提示:调整时按照复 式记账原理,同时调整税后经营净利润和净经营资产)。 (4)与传统的以盈利为基础的业绩评价相比,剩余收益基础业绩评价、经济增加值基础业绩评价主要有什么优缺点? 【答案】(1)税后经营净利润=(2500-1340-500)×(1-25%)=495(万元) 税后利息支出=236×(1-25%)=177(万元) 净利润=(2500-1340-500-236)×(1-25%)=318(万元) (或者净利润=495-177=318(万元)) 平均经营资产=5200-100=5100(万元) 平均净经营资产=5100-100=5000(万元) 净经营资产净利率=495/5000=9.9% 权益净利率=318/2000=15.9% (2)平均净负债=5000-2000=3000(万元) 加权平均必要报酬率=15%×(2000/5000)+8%×(1-25%)×(3000/5000)=9.6% 剩余经营收益=495-5000×9.6%=15(万元) 剩余净金融支出=177-3000×8%×(1-25%)= -3(万元) 剩余权益收益=318-2000×15%=18(万元) (3)加权平均资本成本=12%×(2000/5000)+8%×(1-25%)×(3000/5000)=8.4% 披露的经济增加值=495+200×(1-25%)-(5000+200) ×8.4%=208.2(万元) (4)剩余收益基础业绩评价的优点: ①剩余收益着眼于公司的价值创造过程。剩余收益理念的核心是获取超额收益,即为股东创造价值。 ②有利于防止次优化。基于剩余收益观念,可以更好的协调公司各个部门之间的利益冲突,促使公司的整体利益最大化。 剩余收益基础业绩评价的缺点: ①不便于不同规模的公司和部门的业绩比较。剩余收益指标是一个绝对数指标,因此不便于不同规模的公司和部门的比较,使其有用性下降。 ②依赖于会计数据的质量。如果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的数据不可靠,剩余收益也不会可靠,业绩评价的结论也就不可靠。 经济增加值基础业绩评价的优点: ①经济增加值直接与股东财富的创造相联系。 ②经济增加值不仅仅是一种业绩评价指标,它还是一种全面财务管理和薪金激励体制的框架。 ③经济增加值的吸引力主要在于它把资本预算、业绩评价和激励报酬结合起来了。 经济增加值基础业绩评价的缺点: ①由于经济增加值是绝对数指标,它的缺点之一是不具有比较不同规模公司业绩的能力。 ②经济增加值也有许多和投资报酬率一样误导使用人的缺点,例如处于成长阶段的公司经济增加值较少,而处于衰退阶段的公司经济增加值可能较高。 ③不利于建立一个统一的规范。而缺乏统一性的业绩评价指标,只能在一个公司的历史分析以及内部评价中使用。 (2)平均净负债=5000-2000=3000(万元) 加权平均必要报酬率=15%×(2000/5000)+8%×(1-25%)×(3000/5000)=9.6% 剩余经营收益=495-5000×9.6%=15(万元) 剩余净金融支出=177-3000×8%×(1-25%)= -3(万元) 剩余权益收益=318-2000×15%=18(万元) (3)加权平均资本成本=12%×(2000/5000)+8%×(1-25%)×(3000/5000)=8.4% 披露的经济增加值=495+200×(1-25%)-(5000+200/2) ×8.4%=216.6(万元) (4)剩余收益基础业绩评价的优点: ①剩余收益着眼于公司的价值创造过程。剩余收益理念的核心是获取超额收益,即为股东创造价值。 ②有利于防止次优化。基于剩余收益观念,可以更好的协调公司各个部门之间的利益冲突,促使公司的整体利益最大化。 剩余收益基础业绩评价的缺点: ①不便于不同规模的公司和部门的业绩比较。剩余收益指标是一个绝对数指标,因此不便于不同规模的公司和部门的比较,使其有用性下降。 ②依赖于会计数据的质量。如果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的数据不可靠,剩余收益也不会可靠,业绩评价的结论也就不可靠。 经济增加值基础业绩评价的优点: ①经济增加值最直接与股东财富的创造相联系。 ②经济增加值不仅仅是一种业绩评价指标,它还是一种全面财务管理和薪金激励体制的框架。经济增加值的吸引力主要在于它把资本预算、业绩评价和激励报酬结合起来了。 ③经济增加值还是股票分析家手中的一个强有力的工具。 经济增加值基础业绩评价的缺点: ①由于经济增加值是绝对数指标,它的缺点之一是不具有比较不同规模公司业绩的能力。 ②经济增加值也有许多和投资报酬率一样误导使用人的缺点,例如处于成长阶段的公司经济增加值较少,而处于衰退阶段的公司经济增加值可能较高。 ③不利于建立一个统一的规范。而缺乏统一性的业绩评价指标,只能在一个公司的历史分析以及内部评价中使用。 四、综合题(本题型共2小题,每小题l7分,共34分。要求列出计算步骤,除非有特殊要求,每步骤运算得数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百分数、概率和现值系数精确到万分之一。在答题卷上解答,答案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1.E公司是一家民营医药企业,专门从事药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自主研发并申请发明专利的BJ注射液自上市后销量快速增长,目前生产已达到满负荷状态。E公司正在研究是否扩充BJ注射液的生产能力,有关资料如下: BJ注射液目前的生产能力为400万支/年。E公司经过市场分析认为,BJ注射液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拟将其生产能力提高到l 200万支/年。由于公司目前没有可用的厂房和土地用来增加新的生产线,只能拆除当前生产线,新建一条生产能力为1 200万支/年的生产线。 当前的BJ注射液生 产线于2009年年初投产使用,现已使用2年半,目前的变现价值为l l27万元。生产线的原值为l 800万元,税法规定的折旧年限为10年,残值率为5%,按照直线法计提折旧。公司建造该条生产线时计划使用l0年,项目结束时的变现价值预计为115万 元。 新建生产线的预计支出为5 000万元,税法规定的折旧年限为10年,残值率为5%,按照直线法计提折旧。新生产线计划使用7年,项目结束时的变现价值预计为1 200万元。 BJ注射液目前的年 销售量为400万支,销售价格为每支l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每支6元,每年的固定付现成本为l00万元。扩建完成后,第l年的销量预计为700万支,第2 年的销量预计为1 000万支,第3年的销量预计为l 200万支,以后每年稳定在1 200万支。由于产品质量稳定、市场需求巨大,扩产不会对产品的销售价格、单位变动成本产生影响。扩产后,每年的固定付现成本将增加到220万元。 项目扩建需用半年时间,停产期间预计减少200万支BJ注射液的生产和销售,固定付现成本照常发生。 生产BJ注射液需要的营运资本随销售额的变化而变化,预计为销售额的l0%。 扩建项目预计能在201 1年年末完成并投入使用。为商化计算,假设扩建项目的初始现金流量均发生在201 1年年末(零时点),营业现金流量均发生在以后各年年末,垫支的营运资本在各年年初投入,在项目结束时全部收回。 E公司目前的资本结构(负债/权益)为1/1,税前债务成本为9%,口权益为l.5, 当前市场的无风险报酬率为6.25%,权益市场的平均风险溢价为6%。公司拟采用目前的资本结构为扩建项目筹资,税前债务成本仍维持9%不变。 E公司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 要求: (1)计算公司当前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公司能否使用当前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作为扩建项目的折现率?请说明原因。 (2)计算扩建项目的初始现金流量(零时点的增量现金净流量)、第l年至第7年的增量现金净流量、扩建项目的净现值(计算过程和结果填入答题卷中给定的表格中),判断扩建项目是否可行并说明原因。 (3)计算扩建项目的静态回收期、。如果类似项目的静态回收期通常为3年,E公司是否应当采纳该扩建项目?请说明原因。 【答案】 (1)股权资本成本=6.25%+1.5×6%=15.25% 加权资本成本=15.25%×50%+9%×(1-25%)×50%=11% 可以使用当前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作为新项目的资本成本,因为新项目投资没有改变原有的风险,也没有改变资本结构。 (2) 项目 | 零时点 | 第1年 | 第2年 | 第3年 | 第4年 | 第5年 | 第6年 | 第7年 | 旧设备初始的变现流量 | 1188.38 | | | | | | | | 新增设备投资 | -5000 | | | | | | | | 扩建期间丧失的流量 | -621.38 | | | | | | | | 营运资本投资 | -300 | -300 | -200 | 0 | 0 | 0 | 0 | | 营业现金流量 | | 886 | 1786 | 2386 | 2386 | 2386 | 2386 | 2386 | 回收残值增量流量 | | | | | | | | 1210 | 回收营运资本 | | | | | | | | 800 | 增量现金流量 | -4733 | 586 | 1586 | 2386 | 2386 | 2386 | 2386 | 4396 | 折现系数 | 1 | 0.9009 | 0.8116 | 0.7312 | 0.6587 | 0.5935 | 0.5346 | 0.4817 | 现值 | -4733 | 527.93 | 1287.2 | 1744.64 | 1571.66 | 1416.09 | 1275.56 | 2117.55 | 净现值合计 | 5207.63 | | | | | | | |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第六章、第八章的内容。 ①旧生产线目前账面净值=1800-[1800×(1-5%)/10] ×2.5=1372.5(万元) 旧生产线变现损失=1372.5-1127=245.5(万元) 旧设备初始的变现流量=1127+245.5×25%=1188.38(万元) 扩建丧失的200万支的相关营业现金流量=-[(200×10-200×6)×(1-25%)+171×0.5×25%]=-621.38(万元) 新设备折旧=5000×(1-5%)/10=475(万元) ②营运资本投资估算: 项目 | 零时点 | 第1年 | 第2年 | 第3~7年 | 销售收入 | | 300×10=3000 | 600×10=6000 | 800×10=8000 | 营运资本 | 300 | 600 | 800 | 800 | 营运资本投资 | 300 | 300 | 200 | 0 |
③投产后的营业现金流量估算: 项目 | 第1年 | 第2年 | 第3~7年 | 增加的销量 | 700-400=300 | 1000-400=600 | 1200-400=800 | 单价 | 10 | 10 | 10 | 单位变动成本 | 6 | 6 | 6 | 增加的固定付现成本 | 120 | 120 | 120 | 增加的折旧 | 475-171=304 | 304 | 304 | 营业现金流量=税后收入-税后付现成本+折旧抵税 | [300×(10-6)-120] ×(1-25%)+304×25%=886 | 1786 | 2386 |
④预计项目结束时旧生产线的变现流量=115-(115-1800×5%)×25%=108.75(万元) 新生产线结束时账面净值=5000-475×7=1675(万元) 变现损失=1675-1200=475(万元) 预计项目结束时新生产线的变现流量=1200+475×25%=1318.75(万元) 预计项目结束时新生产线相比旧生产线回收的增量现金流量=1318.75-108.75=1210(万元) (3) 项目 | 零时点 | 第1年 | 第2年 | 第3年 | 第4年 | 第5年 | 第6年 | 第7年 | 增量现金流量 | -4733 | 586 | 1586 | 2386 | 2386 | 2386 | 2386 | 2386 | 累计现金流量 | -4733 | -4147 | -2561 | -175 | 2211 | 4597 | 6983 | 9369 |
静态投资回收期=3+ /2386=3.07(年) 由于扩建项目的静态回收期3.07年大于类似项目的静态回收期3年,所以,E公司不应当采纳该扩建项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