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金融服务法总论|证券和金融商品交易法|银行法票据法|保险法|信托法|金融公法|金融税法|环境金融法|国际金融法|法金融学
中财法学论坛|国外动态|金融服务法评论|金融服务法研究咨询报告|金融法案例|金融法规速递|金融消费者教育|课程与课件|金融法考试
 今天是
扎根中国大地 立足中国实际 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年会通知 | 中国法学会证券法学研究会2023年年会通知      北京市金融服务法学研究会2022年会成功举行      【年会通知】完善中国特色金融服务法治建设研讨会 暨北京市金融服务法学研究会2022年年会邀请函     
 
 图书简介:
书 名:
中国证券法律实施机制研究
作 者:
缪因知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7年 1月
价 格:
简 介:
 
    作者缪因知,男,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北京大学法学博士,中国经济法学研究会理事。曾获中国法学会第三届中国法学优秀成果奖、中国经济法学研究会论文一等奖等。
    
    该书约35万字,比较研究了政府监管、民事诉讼、交易场所监管等证券法律实施机制的一般性优劣、在中国实际环境下的表现,以及未来的改进之道。通过这一视角,诸多证券法中的精微理论与实务案例得到了细致分析与有机结合,为市场约束和国家权力如何在证券市场治理中实现适当的配置提出了新思考。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国证券法学研究会副会长蒋大兴为该书撰写的序指出:
    “不仅着眼于证券法的技术、争议案例的解释,更涉及国家复兴与资本市场、行政权力与市场自由、公共规制与私人诉讼等大问题。作者试图在一个更为开阔的时空下,思考中国证券法的有效实施机制;试图通过个案分析展开关于资本市场的宏大叙事,字里行间充满了一个年轻法学者的孜孜情怀。
    所有有开拓意识的研究,都是值得记住的。老缪所累积的这些文字不仅是其近年学术研究的纪念,更是关于如何展开部门法理论进路的建言。尽管我未必认同其中的全部观点,但这种认真研究的精神恰恰是我们这个时代比较稀缺的。
    老缪并不特别关注或者特别有意识地去试验某种法学方法,他只以自己的行动实践他所理解的证券法解释,这正好也是学术自由的意义所在。”

目录

第一章 国家复兴视野下的证券市场法律建设
第一节 资本全球化下一国证券市场制度建设的艰巨性
第二节 证券市场所需要的法律实施机制
第三节 金融发展的两条道路:银行与券市法律实施机制的关系
第四节 国家干预与证券市场发展之关系考察:自法系的视角

第二章 三大证券法律实施机制的一般性优劣
第一节 作为证券法律实施机制的政府性监管
第二节 作为证券法律实施机制的民事诉讼
第三节 作为证券法律实施机制的交易场所监管

第三章 中国现实环境中的三大证券法律实施机制
第一节 政府性监管的一般评析:现状与得失
第二节 政府性监管的关键领域分析:证监会信息披露规则评述
第三节 民事诉讼的现状与前景
第四节 证券交易场所监管的历史与现状

第四章 政府性证券监管的优化
第一节 总体策略:增强执法的力度和法治度
第二节 市场与行政权的平衡:证券发行价格权限的收放
第三节 制度创新与有所不为:反欺诈型内幕交易合法化
第四节 新型复杂案件需审慎:光大证券巨额行政处罚案
第五节 跨市场交易的新挑战:卖空与卖空操纵规则完善
第六节 股灾后的重建与反思:证券场外配资的清理整顿

第五章 推行多元化的证券法律实施机制
第一节 证券民事诉讼:私权与公权的双增强
第二节 增强交易场所之间的竞争,优化交易所监管
第三节 墙外开花墙里香:境外上市改善证券市场微观基础
第四节 小结:多元并进的证券法律实施机制

后记

链接
https://www.amazon.cn/dp/B01MU7UKZS
http://product.dangdang.com/24173760.html
https://item.jd.com/12115466.html
 
 相关作者文章
· 国家干预的法系差异   
· 反欺诈型内幕交易的合法化   
· 新视野国家干预的法系差异———以证券市场为重心的考察   
· 金融危机中的政府干预:有所为与有所不为   
· 反欺诈型内幕交易之合法化   
· 从“洛阳钼业事件”看询价制度改革   
· 论中国的银行主导公司治理模式   
· 我国证交所监管职能的涉讼前景与非讼机制之建立——法释[2005]1号文颁布后的时代   
· 法律与证券市场关系研究的一项进路   
· 询价改革、IPO大缩水与股票发行价监管制度反思   
· 证券诉讼在中国:适用前景与改进方略   
· 光大证券事件行政处罚与民事索赔之合法性质疑   
· 计量与案例:法律实证研究方法的细剖析   
· 缪因知|资产收益权信托之法律定性的三维度   
· 人际利益关系论下的内幕信息泄露责任研究(上)   
· 人际利益关系论下的内幕信息泄露责任研究(下)   
· 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 信息型操纵市场行为执法标准研究   
· 苏嘉鸿案:司法为证券执法再次划界   
· 国家干预的法系差异——以证券市场为重心的考察   
· 虚假陈述案件开放登记不宜提前划定买卖时段   
· 债券违约案频发:中介机构该担何责   
· 缪因知 | 反欺诈论下的内幕交易类型重构:原理反思与实证检验   
· 政府性证券监管批判及与民事诉讼之权衡(上)   
· 政府性证券监管批判及与民事诉讼之权衡(下)   
· 光大证券内幕交易民事赔偿诉讼判决评述   
· 证券交易场外配资清理整顿活动之反思(上)   
· 论信用卡债务与银行贷款不适用利率管制规则(上)   
· 证券交易场外配资清理整顿活动之反思(下)   
· 论信用卡债务与银行贷款不适用利率管制规则(下)   
· 法律如何影响金融: 自法系渊源的视角(上)   
· 法律如何影响金融: 自法系渊源的视角(下)   
· 法官的“经济人思维”   
· 证券交易场外配资关系民事效力的司法认定研究(上)   
· 证券交易场外配资关系民事效力的司法认定研究(中)   
· 证券交易场外配资关系民事效力的司法认定研究(下)   
· 内幕交易民事责任制度的知易行难(上)   
· 内幕交易民事责任制度的知易行难(中)   
· 内幕交易民事责任制度的知易行难(下)   
· 资产管理内部法律关系之定性:回顾与前瞻(下)   
· 证券虚假信息规制的原理反思与实证评价(上)   
· 证券虚假信息规制的原理反思与实证评价(下)   
· 资产管理内部法律关系之定性:回顾与前瞻(上)   
· 资产管理内部法律关系之定性:回顾与前瞻(中)   
· 发达国家金融法院的经验与启示(上)   
· 发达国家金融法院的经验与启示(下)   
· 股票发行注册制下的行政权再定位   
· 证券虚假信息规制的原理反思与实证评价(一)   
· 证券虚假信息规制的原理反思与实证评价(二)   
· 资产管理内部法律关系之定性: 回顾与前瞻(一)   
· 资产管理内部法律关系之定性:回顾与前瞻(二)   
· 资产管理内部法律关系之定性:回顾与前瞻 (三)   
· 发达国家金融法院的经验与启示   
· 证券虚假信息规制的原理反思与实证评价(上)   
· 证券虚假信息规制的原理反思与实证评价(下)   
· 股票发审委“瘦身”预示股市生态嬗变   
· 证券交易场外配资合同及其强平约定的效力认定(上)   
· 证券交易场外配资合同及其强平约定的效力认定(下)   
· 缪因知|轻资产企业应规避“暴风”风险   
· 缪因知|媒体报道信息可以成为专属财产吗   
· 缪因知|严管市场,约束权力   
· 信息型操纵市场行为执法标准研究(上)   
· 缪因知|信息型操纵市场行为执法标准研究   
· 破除“以罚代教”执念   
· 信息型操纵市场行为执法标准研究(下)   
· 缪因知|人际利益关系论下的内幕信息泄露责任研究   
 
相关作者图书:
 

  金融法学人
·白建军·吴弘·郭锋
·刘燕·冯果·徐卫东
·强力·刘少军·朱伟一
·徐孟洲·黄毅·曾筱清
·董安生·邹海林·吴志攀
  最新观点
·左常午、赵惠妙 中概股危机背景下协议控制模式的博弈与规制
·邢会强 银行间债券市场虚假陈述民事责任纠纷的法律适用
·徐文鸣 证券事中事后监管活动的实证分析——基于回应性执法理
·孙海涛、周奇锜 证券处罚的裁量困境与解决路径——兼论裁量基
·李帅、屈茂辉 数字货币国际监管的法律秩序构建
 
中国证券法学研究会
北京市金融服务法学研究会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服务法研究中心
金融法考试
  最新图书
书名:《数字证券研究报告(2021)》
作者:主编:安秀梅 何聪 副主编:邢会强 戴韡 曹元
  热点文章
无热点文章!
  友情链接
 中央财经大学法学院
 中国法学会
 北京大学法学院
 中国民商法律网
 中国财税法网
 中国法学创新网
 经济法网
 中国能源法律网
 中国私法网
 北大法律信息网
 中国人民银行
 最高人民法院
 中国银监会
 中国证监会
 中国保监会
 上海证券交易所
 深圳证券交易所
 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
 伦敦证券交易所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网站管理

公众微信二维码
建议使用IE6.0以上1024*768浏览器访问本站 京ICP备14028265号
如果您有与网站相关的任何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financialservicelaw@126.com),我们将做妥善处理!
版权所有©转载本网站内容,请注明转自"中国金融服务法治网"
欢迎您!第 位访问者!